NEWS新闻中心
世界杯预选赛竞猜VIP美丽江岸 诗意栖居 奋力走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前列
世界杯预选赛竞猜综合官网版登录蓝天如洗,白云如练。随着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走进沿江大道老建筑群落,即使没有滤镜也能拍出美照,碧空如洗的画面彰显出蓝天保卫战工作成效。
江河相连、世界杯预选赛竞猜VIP河湖相依。16.8公里的长江岸线从这里蔓延,全市最宽的滩涂、亚洲最大的滨江绿化广场江滩公园坐落于此。
公园环绕,绿道成荫。汉口江滩、解放公园、府河郊野公园、张公堤城市森林公园等公园绿地镶嵌在城市中央。
生态资源得天独厚,区域价值更加凸显。近年来,江岸区深入贯彻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系列精神,全面落实省、市关于长江大保护工作部署,更大力度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坚持绿色发展主基调,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彰显滨江滨水生态特色,让生态环境更美好、空间环境更美好、生活环境更美好,世界杯预选赛竞猜VIP让百姓诗意栖居。
锦甸平铺鸭绿水,白云飞动蔚蓝天。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是重中之重,江岸区以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为刚性要求,深入实施拥抱蓝天行动,逐步消除重污染天气,让蓝天白云常在,夜晚繁星闪烁。近几年来,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全区印发《江岸区2019拥抱蓝天行动方案》,重点围绕企业大气污染防治、挥发性有机物整治、工地扬尘和道路扬尘防控等方面,持续开展“蓝天行动”。制定《江岸区“散乱污”企业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进一步遏制乱排放行为。定期开展巡查,严控道路扬尘污染、建筑工地扬尘污染、预拌混凝土搅拌站扬尘污染。
江岸,有着天然的水资源优势,形成“一江两湖三河九渠”的大生态水网系统。江岸全面实施“四水共治”,努力实现“让水净静地流过这片热土”的美好愿景。全区“四水共治”建设项目共计23个,累计投资完成率75%,完成辖区内4条河流、2个湖泊、7条港渠的“一河(湖、渠)一策”编制工作。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积极推进数据河湖长平台建设,初步建立官方河湖长、民间河湖长、数据河湖长“三长”联动机制。落实河流管护执法责任主体,加大巡查管理、执法与监督力度。鼓励支持“民间湖长”、湖泊志愿者和生态环保社会公益组织参与和监督水体污染防治。
推进湖泊明渠生态修复和河道岸线整治。在对全区港渠开展清岸坡、清水面、清水底的基础上,街、局联动“查排污、查垃圾、查违建”,巩固明渠治理生态美景。开展沿江、沿河生态化改造,实施江滩四期改造建设等工程,提升沿江、沿河生态景观,建设生态绿城。
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建立定期巡查、监测、监管执法长效机制,大力整治堤角水厂饮用水水源一级、二级保护区环境安全隐患,开展水源保护区内建筑物和码头、船舶整治搬迁,确保堤角水厂水源水质达标率稳定在100%。
江岸区强力推进“精巧绿化”园林绿化提升,实施生态整治与绿化建设惠民工程,让居民出门见绿,共享绿化成果。如今,汉口江滩公园的配套绿化以及文体休闲设施成为江城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辖区解放公园路、黎黄陂路珞园等处游人如织,修葺一新的社区绿道花团锦簇、绿树成荫,成为市民游客游玩、打卡的好去处。
实施增花添彩工程。推进重点道路节点花卉布置,累计上花280余万盆,先后两次对4处21.8万平方米花田花海撒播花种,变荒地为花海,在开花季节实现“绿量充沛、繁花似锦”效果。
推进绿网延伸。推进“口袋公园”及绿化控制用地建设,完成新春游园、新春U21地块游园等街头游园建设,改造提升解放公园路小游园、珞园、竹叶山游园等“口袋公园”。强化立体绿化建设,推进院墙立体绿化、世界杯预选赛竞猜VIP屋顶绿化、垂直绿化、高架立柱绿化、挂网绿化。着力推进汉口历史风貌区、解放公园路片区绿化提升,以点带线,织绿成片,以“美丽街区”社区绿道建设串联起社区、口袋公园、绿道环线和景观节点。
江岸区认真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着力推动智慧、绿色、低碳经济发展,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培育以绿色产业为主的新经济增长点,逐步打造完善绿色低碳的现代生产体系。以低耗能、无污染为特点的数字创意产业,以及生态环保产业,正成为江岸区“5+X”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攻现代服务业。通过大规模推进“三旧”改造,加快淘汰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的落后产业,加大高端服务业的引进培育力度,有序推动城市更新与增强吸附能力相适应、与产业转型升级相结合、与提升宜居环境相协调,现代服务业占优势地位的产业结构和“三区一带一城”空间发展格局得到巩固。
优先发展金融业。加快发展商务商贸业,加快培育核心新商圈、多层次商业集群和时尚消费中心。突出发展文化旅游业,开发提升沿江时尚休闲文化区、“二七”红色旅游文化区。
积极发展总部经济。着力打造中部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总部经济集聚区,加快工业绿色化转型,抢抓机遇,促进各类创新要素资源向长江新城等新兴科技园区集聚。加强全过程绿色管理,广泛开展清洁生产。
近日,走进江岸区谌家矶生活垃圾转运站,迎面即可看到一张“玻璃回收区”指示牌,一旁并排摆放着5个蓝色大桶,里面分类存放着透明和彩色玻璃瓶。当达到一定数量后,将有专门玻璃生产公司上门收运,经加工处理,实现循环利用。这是江岸区开展垃圾分类试点以来,围绕低值可回收垃圾收运,在全市率先探索的又一创新举措。
2019年来,江岸区先行先试,按照“源头分类、分散处置、逐级减量、资源再生”原则,探索推行不同类型的生活垃圾分类。
用户卡一扫,就能领到垃圾袋;垃圾袋上有二维码,可以找到垃圾的主人;“哔”一声后,垃圾桶自动开盖,马上显示可回收垃圾重量,并同步积分。这种智能分类模式目前已在江岸区多个社区推广。
为居民建立“绿色账户”,通过垃圾分类积分兑换生活用品,对小区居民产生了极大吸引力。“这种方式激发了大家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小区再也不见高空抛物了,也没有人乱扔垃圾了。”不少居民反映。
在花桥街道大江园社区、劳动街道国信苑社区等多个社区,江岸区采取“定时定点垃圾分类”新模式,在充分征求居见的前提下,以居民生活习惯为参考标准,因地制宜开设垃圾集中投放点,鼓励居民在固定时间段投放垃圾。
截至目前,江岸区127个居民小区、3902个公共机构和企业启动生活垃圾分类试点,21个社区及1个街道实现整体覆盖,辖区环境面貌得到极大提升。
时值秋季,在汉口历史文化风貌区黎黄陂路,占地面积600余平方米的珞园花团锦簇,假山景观石、仿古青石砖等镶嵌园中,与沿街老房子融为一体,漫步游园,仿佛置身苏州园林。
2019年,江岸区对珞园进行整体改造升级,系统增植50多种、120余株七彩时令花卉、观叶观花植物,栽种地被植物400多平方米,形成“一年四季、观叶观花”的别致景观。
移步换景,满眼碧绿。江岸区大力推进精品典范工程,重点实施解放公园片区、汉口历史文化风貌区等亮点示范片区绿化整治提升工程。
走在解放公园路上,高大的老法桐枝繁叶茂,生机勃勃。江岸区通过实施建设门户节点、联通解放公园、开辟林下游园、改造花池、美化围墙及建筑立面、配置沿线重要景观节点等提升工程,将解放公园路建成“武汉最美林荫道”。
经过改造升级,解放公园路及周边惠济路、光华路、永清路、永清小路串连成线,沿线绿道串起艺苑社区、花惠社区、惠济社区、惠中社区、光华路社区、三合社区等近10个社区,打造成老百姓家门口的社区绿道。
近年来,江岸区大力推进社区绿道体系建设,在二七路街区绿地片、后湖公园片、宝岛公园片、武汉天地片、跃进村片、越秀星汇君泊片等6处集中型居住区,实施社区绿道建设工程。按照“以点带线,织绿成片”的原则,打造“一环、三园、多条联络线”的社区绿道体系,将老旧社区、口袋公园、绿道环线和景观节点串联成网。截至目前,全区共完成建设社区绿道30公里,辐射社区面积228.2公顷。
目前,江岸区在街道试推行河湖管理网格化,聘任专职人员负责河湖日常管护,打通街道、社区河湖日常管护“最后一公里”。
“民间河湖长”队伍不断建强。江岸区河湖长制10个责任街道选聘了10名民间河湖长,借鉴“爱我百湖”民间志愿者团队活动模式,不断完善了台北街“银发护湖队”、后湖街“黄孝河护河队”、塔子湖街“巾帼志愿者服务队”、谌家矶街“爱河护河志愿者服务队”等河湖保护核心志愿者队伍建设。
试行企业河湖长制。江岸区正按照地域相近、便于管护的原则,试推行企业河湖长制,鼓励企业认领、认管河湖,将相关的企业家聘为企业河湖长,对所认领、认管的河湖履行巡查、保护义务。
落实河湖特邀监督员制度。聘请“两代表一委员”担任特邀监督员,区政协委员、区委员分别开展河湖巡视活动,及时发现问题、反映问题,监督问题整改。
建立数据河湖长智慧治水体系。推进河湖长App移动办公。已完成全区13个水体区级、街、社区级河湖长录入工作,区、街、社区级河湖长已普及使用App进行巡河湖。(策划:江岸区委宣传部 撰文:陈俞孙薇刘培)